博海拾贝 文摘 十倍血赚红利…

十倍血赚红利…

@刘备教授:今天看到一个有趣的话题,忍不住想和你们聊几句。

有人说,上世纪90年代,那时候还没有土地收入,所以体制内普遍过得比较穷,纷纷下海;2000年以后可以卖地了,才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未来大部分地方的土地收入都会很低,体制内的光环又会褪去。

我全程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对这事有发言权。

下海这个词伴随着92南巡讲话出现,到94年左右达到高潮,许多体制内都用停薪留职、内退之类的方式离开单位。主要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在本地做些生意,二是南下深圳、广州、海南打工。

无论走哪条路,收入都比在单位高得多,《小巷人家》也提到了这段历史,当时纺织厂工人月薪200多,机关干部也差不多,可大学生周末去倒卖下塑料袋就能赚上千。

一定要让我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外贸红利。

比方说一条牛仔裤,国内成本10块钱,出口价格100块钱,海外零售价格几十美元,所以只要在外贸链上的行业和个人,都迅速富裕起来。我爸在94年左右内退,在一家小外贸公司待过一段时间,印象中月薪是4000元左右,内退前单位月薪几百。

人家当然不用在乎这点工资,几十条牛仔裤的钱而已,仓库里可堆着几十万条啊。那时候做外贸的核心是技术标准问题,只要你的产品质量符合甲方标准,几乎想要多少订单都有。

当时所有人从收入角度可以分为外(贸)循环和内循环两类,前者收入平均看是后者的十倍以上。当然咯,外循环赚到钱以后自己也有消费需求,为他们服务也能赚到大钱,《繁花》里的黄河路就赚这钱。

我们10几亿人口,所以哪怕只有5%的人参与到了外贸循环中,那也有几千万人。但除了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以外,参与其中通常需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最好还能懂几句英文。

当时具备这些条件的人极少,大部分都在体制内,典型的需求远大于供给,所以体制内只要愿意下海,很容易赚到钱。

可是,这并不说明当时体制内就穷,因为存在两个比较的维度。

如果和5%的外贸链上这些人比,的确穷,收入可能只有人家的十分之一。

但如果和剩下95%的人相比,大家都穷,可体制内相对来说依然是比较富裕的。

有点像十年前,体制内收入和搞地产、金融、互联网的相比,那的确不行;但和除此以外所有人比,则是遥遥领先。

在整个东亚文化圈里,如日本、韩国、新加坡、我们的台湾和香港,体制内收入都是中等偏上而且特别稳定,这一点从没改变过,以后应该也不会变。

总之,上世纪90年代体制内大量下海,和能不能卖地关系不大,主要原因还是当时社会环境给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论文科还是理工科,都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赚钱机会,而这些人恰恰集中在体制内。

十年前互联网好的时候,就没几个体制内改行过去,因为干不了啊。

对了,到90年代末,外贸红利减弱之后,大部分下海的人又回单位上班。他们中大部分人都赚了些钱,但回单位后发现,那些自身条件比较好还坚持在单位上班的,大部分都升了职或者成为技术专家,自己后半辈子都追不上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608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