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曾经的销冠卖不动了,哪吒汽车怎么了?

工厂停产,辟谣;全员降薪,又辟谣;公司改名,继续辟谣;CEO 离职,还辟谣。

哦,没有完全辟谣,人家是没离职,但也不当 CEO 了。

要说在今年, 哪吒汽车真是风波不停,最近它又被供应商起诉拖欠货款,就连大网红周鸿祎也很久不带它玩了。

这些事情,多少让大家对哪吒的近况很是担忧。

我知道你肯定会说哪吒这个名字起得就不好,不过吧,名字可能是个问题,但肯定不是主要问题。因为就在 2022 年,哪吒一共卖了 15.2 万辆,是新势力里的销量第一名,把蔚小理都踩在脚下。

没想到才两年时间,现在销量榜里都快找不到它的名字了。

为了搞清楚哪吒发生了什么,脖子哥 联系到哪吒内部人士,了解了一些内幕信息,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吃瓜。

咱先从哪吒的起步说起。

它和蔚小理差不多时间点开始, 2014 年母公司 合众新能源成立,今年第 10 年。

但相比蔚小理的光环,哪吒一开始就不太被人看好,因为它的创始团队几乎全部来自传统车企,资本不喜欢这样的组合。

哪吒创始人方运舟原来是奇瑞新能源的副总经理,算是国内最早一批搞新能源车的。

刚刚撤职的 CEO 张勇,之前是方运舟在奇瑞的老同事,中间又去北汽新能源转了一圈。还有其他高管,基本都来自北汽、一汽、奇瑞等车企。

这个设定让它的融资非常困难, 2016 年还因为缺钱,差点倒闭。

拿不到风险投资,最后哪吒选择去拿地方政府的钱。但这钱也不好拿,代价是当地建厂并且出让大量股份,中间有段时间,哪吒的董事长和法定代表人一度都让给投资人来当。

卖得太多就会让管理层份额过少,这样更难融资,因为投资机构会觉得管理层和公司利益绑定不够深。

后来周鸿祎来投资的时候,搞了个 0 元转让股权的骚操作,就是说因为创始人团队股份太少,这样不好,需要让他们来主导公司发展。

反正哪吒一直没融到太多钱,在 2021 年之前,一共拿了不到 70 亿元人民币。我们看下蔚来,光是在 2017 年这一年就拿了 16 亿美金。

虽然资金没那么富裕,但哪吒也是认真造车的,很快就把车给搓出来了。而不像某些人拿了一堆钱,车子没个影不说,最后人都溜到美国去了,还说什么要当中美之间的桥梁。。。

在 2018 年,哪吒的第一款车 N01 来了,说实话没啥特点,卖得也不咋滴, 2 个月只卖了 1000 台。而且这车一半销量是给了网约车这些 B 端用户。

很多人认为这和 CEO 张勇之前在北汽新能源的经历有关,毕竟这位兄弟以前在那就是管销售的,而北汽可是网约车大军里的主力。

也是因为早期投靠了网约车,大家对它网约车的印象非常深,后面想摘都摘不掉。

不过好在接下来在 2020 年,哪吒接连出了哪吒 U 、 V 两款车,有了明显起色。

而哪吒 V 一出来,立马就火了。

咋火的呢,其实就是走了一个 “ 以大打小 ” 的性价比路线,哪吒 V 这款车,车长 4 米,属于小型 SUV ,但主力车型就卖 7-8 万。

当时它这个价位的竞品可都是长安奔奔这类微型车,一台 SUV 去打一群大号老头乐,那还有啥可比的。

靠着这两款小车, 哪吒从2020 年不过卖了 1.5 万辆,到 2021 年飙到近 7 万辆。

哪吒一下有了搞头,也吸引了更多的投资,红衣教主的 360 进来后缓解了一些资金压力。

那会儿还有个事是,国漫电影《 哪吒之魔童降世 》爆火,让哪吒更坚定了这个名字,本来车子是叫合众 U 的,改成了哪吒 U 。

有爆款产品,蹭爆款 IP ,哪吒的自信心一下就上来了,当时市场上隔三差五就有它要 IPO 的消息。

现在回头看,哪吒 U 、 V 能起来,我觉得有两个原因。

一是它的创始团队都是汽车老兵,原来在主机厂本来做的就是这个价位的车,对卷性价比很有经验。 另一个更重要的,它车子出的早,赶上了蓝海市场,那会儿蔚小理们都在卷高端车,传统车企还在油改电,低端纯电这块市场是相对空白的,竞争没那么激烈。

不过,转折很快来了。

后面的产品,哪吒直接一个大飞跃,不搞低端车了,直接上到中高端车型。他们做了定位更高的山海平台,新平台第一款车是 20 万的哪吒 S ,抛弃家用路线,变成了轿跑风格,想吸引吸引年轻人。

其实一开始它也没想做太贵,但不巧赶上电池大涨价,加上又塞了剪刀门这种东西,成本实在打不住。

哪吒 S 起售价到了 19.98 万,最高配四驱耀世版更是到了 34.18 万。

其实如果单从性价比来看,哪吒 S 作为一款 5 米长的车,配置并不差,激光雷达、高通 8155 、三块屏这些都给到了。

但问题它原来只出了一款 10 来万的车,一下就干到 20 万,跨度有点大了。加上大家对它的认知,很多还停留在网约车阶段上,谁愿意掏 20 万去买网约车啊?

去年,哪吒 S 单月最高才卖 2589 辆。

偏偏这个时候,哪吒在新平台的第二款车走了个更加冷门的赛道,哪吒 GT ,一台双门四座电动跑车。

这类车型别说电车,就是油车里也是个小众到不能再小众的细分市场,国内两门跑车一年的量也就 2 万台左右。

最后的结果,好消息是哪吒 GT 是 2023 年国内销量最高的跑车,并且大幅领先第二名。

坏消息是也只有 9010 辆,和张勇想的月销 5000 的目标差远了。

而且其他跑车都是高单价全球销售,哪吒 GT 20 万的价格本身单车利润就少,靠着这点量肯定挣不到钱。

S 和 GT 两款车接连扑街的同时,汽车价格战也越来越猛,哪吒原来还能吃肉喝汤的 10 万元市场,在比亚迪、五菱、吉利这些老厂进来后,也有点顶不住了。

2023 年,哪吒一共卖了 12.7 万辆,同比下降 16% ,是主要新能源车企里唯一一个下跌的品牌。

直到今年出了哪吒 L ,它才终于想明白要做点迎合消费者的车子了。

L 这车就是怎么家用怎么来,有大沙发配置,有冰箱,还有纯电续航 310km 的增程版,价格也降回来了, 12.99 万起售。

这车一出,哪吒立马就公布了订单量, 4 月上市,一个月订单就破 30000 台。

看着很火爆对吧,但问题是它交不出车。

前面我们说了哪吒融资能力本就不强,从 2017 年来, 10 轮融资 228 亿元。而中间这俩不挣钱的车,白白浪费了一堆票子。2021-2023 这三年,哪吒累计亏损 184 亿元。

到了 2023 年底,哪吒的账面现金不足 28.4 亿元,非常紧张。

很多供应商一直收不到货款,只能向哪吒停供。

一个哪吒内部的高级经理告诉我: “ 哪吒 L 一方面没有这么多订单,另一方面就是确实产能受限,哪吒 L 本来计划 2 月份年前就要上市的,就因为在物料以及资金方面被拖到延迟交付。 ”

在张勇的微博下面,一堆提不到车的人在催交付。

而就在哪吒 L 好不容易有点苗头后,哪吒又把之前的 S 整了个猎装版,还是奔着小众市场来的。最后就是两头分散,两款车都没做好。

哪吒交不出车,就没钱周转,供应商收不到钱更不供货,哪吒就更交不出车,这么一下恶性循环,后头坏消息就一个接着一个。

有哪吒内部人员说他是接到领导的口头通知,工资从 9 月 1 日开始下降:

年薪 100 万元以上的员工降薪 30% ;50-100 万元的员工降 20% ;30-50 万的降 10% ;30 万以下降 5% 。

然后在 11 月 8 日,哪吒的供应商上市公司埃夫特发公告,哪吒欠它 4800 多万,已经向法院起诉。紧接着,又有两家上市公司东风科技和福石控股发了诉讼公告,哪吒分别欠这两家 1273 万和 5355 万。

光这 3 家公司,哪吒已经欠了 1.1 亿,我们了解到还有不少供应商也正在考虑要不要起诉。

一般来说,车企作为甲方,都是先让供应商干活,再给人结账,欠钱很正常。但供应商决定撕破脸上法庭,说明 它真不想和这家车企合作下去了,而且担心现在不去要钱,可能后面更要不到。

对于哪吒来说,它在今年 6 月向港交所递交 IPO 申请,本来顺利的话 6 个月内就能上市,如果上市成功,就有钱破局了。

这个临门一脚的时候被追债,难受,太难受了,搞不好还会影响到上市计划。

ok,梳理完哪吒的故事,发现没有, 它其实就是一个节骨眼儿没跟上,然后立马掉队。

哪吒 V 踩在真空带,火起来是应该的,而同时期的哪吒 U ,其实并没有达到特别火爆的地步,最高月销量不过 6000 余台。很明显,哪吒在 10 万元的市场都还没有站稳脚跟,但它却急着立马攀高,因为他们认为一直做 10 万的车会受限,之前在奇瑞就有这个教训。

但哪吒冲高却挑了小赛道。在 GT 之前,有投资人建议哪吒做一台大众一点的车,比如说搞个 SUV 多吃香,但人没听。

张勇说 “ 只做年轻炫酷的车 ” 。

他对 GT 非常自信,希望成为细分市场的爆款,还扬言要吊打那些 “ 面子车 ” 。

到了今年的哪吒 L , 如果它出生在 2022 年,很有可能会成为爆款,可惜现在是 2024 。

哪吒的高层来自老牌主机厂,他们一开始就懂如何做平价车,但也深知大众车型的竞争有多激烈,利润有多低,所以选了不那么大众的赛道冲高。

可是新势力的竞争太残酷,有资本的传统车企可以有试错机会,可以试试小众车型,但新势力本来就没啥钱,很容易就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现在已经是新势力寒冬,前有高合破产,最近又有极越不好的消息。

起诉哪吒的那波公司里,有替它做传播的迪思公关,如果连宣传费用也没有了,那么等待哪吒的这个负面漩涡,真不知道它要怎么跳出了。

而且可以确定的是,明年车市只会更卷。所以,祝哪吒好运吧。

不过这两天也有消息,说哪吒开始逐渐启动小批量复产, 上百台海外订单已下线拟发运。

而且在泰国国际车展中, 哪吒还收到了两千多份订单,希望它能多坚持一会儿吧。

来源:差评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