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LH.夏洛克
看起来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可以通过公开渠道获取情报
但是大家要搞清楚一点,情报工作当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情报分析研判。
就是要求对所搜集到的情报进行分析研判,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且加以整理分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很多人对情报的误解情报就是一个间谍通过暗杀美人金钱然后拿到了情报,然后上级在后方根据情报做出判断
实际上是几十个上百个间谍拿到了 N 个情报给你,还是互相矛盾的。上级得在这一堆海量的情报当中要判断那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这个是需要海量的信息去研判分析的,主要问题是手里情报再多,也不敢明确的说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是我们肯定知道昨天发生了什么。
(就拿珍珠港事件来说,有人说中国当时破译了珍珠港的密码。然而问题在于如果你是罗斯福,有人拿了一份情报给你说日本要袭击珍珠港,你还没反应过来下一份情报跟你说要袭击菲律宾。类似的情报堆了几百份,有打珍珠港的有打关岛的有打菲律宾的……我们现在知道是打珍珠港,可是如果你是罗斯福你当时怎么知道要打哪里?有人穿越回去告诉他的?)
情报学在国内是被分为二级学科,一级学科就是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下分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是归入管理学的范畴当中,可以看出情报学本身就更倾向于对信息的搜集研判分析管理
谁告诉你一定要到重要机关潜伏才能情报了?
现实中绝大多数间谍都是到一个地方找一个合法身份潜伏下来建立起自己的联络点,再慢慢的建立组织起自己的情报关系网。
只要在当地有了自己的人脉,到时候就可以想办法搞到自己所需的情报,甚至可能都不需要打入内部。
比如他是当老师的,他可以在跟有关系的同事在看似不经意聊天的时候旁敲侧击的询问相关情况,比如某某学生的家长是干什么的,在哪里,家里有什么人……(尤其是二保小是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小学部保育院第二小学,当时是为了收留照顾干部子弟和烈士遗孤的学校),再加上他当时还曾经参加过延安交际处的招待会,说明还是发展了一定的关系的。
(更何况当时读过书的不多,像这种有文化的还会经常借调到一些机关单位工作,接触情报的机会也不少)
受到电影影响,很多人认为情报工作是这样的
事实上基本都是这样的
有些人认为鲁道夫·阿贝尔潜伏美国时没有获得情报,关键其实不是在于有没有获得情报,而是在于已经潜伏下来并且开始建立起自己的情报网络,美国甚至都没有一点察觉。被抓时还能不动声色的把证据毁了……
像鼎香楼这样的地下交通站才是地下党搞情报的关键,在日伪军来吃饭时甚至都不需要蔡水根主动问,偷听聊天就可以获得情报了
而且说句大家不敢相信的话,其实现实中大部分情报都是通过报纸、电视以及网络之类的公开媒体来搜集的,通过秘密渠道得到的反而并不多,更多还是起到核实信息之类的作用(当年地下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尽可能的搜集当地的报纸报刊送到根据地)。
甚至军用的一些技术性资料往往还是和民用共通的(搞不好还可能会落后于民用),比如美国战斗机发动机和客机发动机核心机技术上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在一些性能上存在差异;RCS 暗室除了可以用来测试隐身战机的隐身性能,像电信基站、雷达、火箭以及船舶都需要进行 RCS 暗室进行电磁测试。
军用装备一些所谓的技术资料的情报价值其实没大家想的那么重要(美国的除外),一个是如果落后的人家不一定看得上(最多分析一下你的技术发展程度,看看你有多落后);二来这些资料往往可以从其他渠道得到,比如公开发布的一些论文、还有就是同一家公司类似技术源头的民用产品甚至收买技术员搞到相关情报都可以。
(很多时候还真不见得是保先进,也有可能是保落后)
真正要保密的反而往往会被大家忽略,比如大气数据、海洋河流的水文数据以及雷达电磁数据,还有就是农业技术资料这些,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往往更要命。
来源: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