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n_shi:有些采访真的做的很残忍。今天热搜上#没结婚北大毕业的86岁奶奶接受采访#其实是个典型。先讲老太太当年的辉煌。早年读的北大化学系,做出了很多的业绩。按她自己说法是她专注学术所以没有结婚。再是讲到她现在,是和自己亲妹妹住在一起,因为妹妹结婚了,要照顾失能的老公,就把她赶出来了。
86岁,就给人感觉无家可归。相对幸运的是老太太精神状态很好。老太太现在的状态其实是她遇到的政策不一样导致的。
我国过去执行的叫做福利分房制度。把房子和婚姻高度绑定。也就是说像老太太这个年纪的人,是要结婚后才有资格向组织申请要福利分房。当时房子很紧张,像老太太单位很好,要是结婚了,就会分到房子的使用权,产权属于单位。
接着就是房改,把房子的产权廉价的卖给当时被分房的人。这些房子就变成商品房了。在北京别看那些老单位的老破小,后来因为房价上涨,随随便便就价值五六百万。早年遇到拆迁以及安置的,随随便便上千万。和老太太同龄的老人,手里但凡有套当年的福利分房到后期有产权自住,都是大家哄着给她养老。
原因很简单,拿到套房子继承,比普通人努力一辈子工作积蓄都多。你一个月攒5000块,一辈子也就200万的积蓄。随便一套房子就五六百万。怎么比?
当年没结婚的人,最吃亏就是往往没遇到福利分房。当然也有一些特殊情况,是组织可能会照顾一些特定的单身人士也给分房。这样的情况整体很罕见。
那积蓄呢?老太太应该收入很好啊。她今年86岁,应该31年前也就是93年退休。当时是恰好遇到通胀。一门心思做技术的人也不太会去做什么投资,而且当时也没什么投资渠道。存钱,也很容易被通胀吃掉。
有过当年这段经历的人,往往也会有很强的思维惯性,不喜欢存现金,就是要买房子。觉得房子抗通胀。
当然,现在整个客观环境都不一样了。别说福利分房早就退出舞台了,以前的高增长大概率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