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和几个经历了中国金融行业从无到有的前辈们吃饭,前辈回顾了80年代以来中国金融经济的发展… 讲到收入的增长,前辈们说95-00年,5年他们工资涨了10倍。我回家问了下张阿姨,情况也差不多,95到05年这十年之间,工资涨幅也超过了20倍。
我想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有这个感受,90年代初刚工作的时候,拿着一两百的工资,但到了05,06年,工资水平已经来到了四五千,在那个时候是常态。
于是我回顾了近10年,2015-2025年各个我了解的行业公司的变化,收入增长的应该很少吧。
gwy大概涨薪了10-20%,但如果考虑灰色收入的降低,甚至包括绩效的降低,收入大概率是降低的。
我曾经工作的证券公司,15年我清晰地记得入职的底薪是10000出头,今年同一家公司新人入职同一个岗位底薪是9000,大概降薪了10-20%。银行应该和证券公司差不多。银行是出了名20年前拿一万,20年后还拿一万…
那我们去看下制造业呢,我记得16年我去某消费电子企业调研,当时他们工人工资在5000-6000,现在应该在7000-8000,涨了一点。
服务业就不说了,10年前成都这种地方服务员工资应该就是3000-4000,现在看可能涨了一点,但肯定大差不差。
其他一些其他岗位我不了解,大家可以补充下,有没有哪个行业在这十年出现了薪资水平的大幅提升?
说到薪资水平没有提升,很多人会说,都是资本家的问题,钱都被黑心老板赚走了,根本没有给员工加工资。
如果按这个思路来,钱都被黑心老板赚走了,被公司赚走了,那公司中最有钱的公司肯定是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利润提升了,那他的股价肯定要涨吧…
但上证指数2016年开盘是3536点,今天是3168点…如果说上证指数没有代表性,主要的宽基指数,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今天的位置都是低于16年初的。
为啥黑心资本家把钱赚了,他们公司股价还是跌的呢?
很明显,这十年,钱也没有被资本家赚走…
然后我看了下GDP数据,15年到现在,GDP增长大概是一倍。 这一倍的GDP增长背后,大家收入都没有提升,GDP都去哪儿了呢?
那奇了怪了,GDP去哪儿了?
GDP都去哪儿了?
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看GDP的中文名,国内生产总值。
生产总值,如果从生产角度来理解这十年的变化,突然变化这一倍的增长是非常容易找到出处的。这十年中国生产能力的提升,我觉得可能都不止一倍…
我们造船造车搞制造业的实力全球领先了,汽车出口几乎是从0到近千万台;
新能源更不用说了,锂电光伏横扫全球;
我们的消费电子行业快速发展,15年时国产手机都是廉价货,现在不一样了,当时大家最看不起的屌丝机小米,现在在中高端市场都占据了一席之地了;
另外很多行业都是跨越式发展,比如摩托车电瓶车,中国品牌逐步超越了日本企业;机械设备,我们的挖掘机市占率持续提升;家电领域更是横扫全球市场,类似于扫地机器人这种新兴品类全球领先;无人机更是全球独一份的强势。
我们制造业能力在这十年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但居民收入在这个阶段提升却非常少。
第一,制造业能带来的就业是有限的。
2023年末,第二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为1.64亿人,占中国总就业人口7亿人的23%,占比是很低的。
而且在制造业中,大量的就业属于工人这种附加值比较低的就业岗位,他们的工资很难随着行业的发展大幅提升。
我相信这些快速发展的制造业中的工程师,中层,还是吃到了不少的行业红利的,收入提升还是很快的,如果有福建宁德市的朋友可以回顾下你们当地这十年服务业的变迁,应该多了很多高档饭店,五星级酒店…
但这个比例确实在总的就业人口中占比太少了,大部分人毫无获得感。
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的量价齐升才能真正的带动全社会的居民收入提升。
第二,制造业并没有把绝大部分赚取的钱用于股东回报和员工福利,而是用于了再投资。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十年可以说是黄金十年,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很少企业把发展的红利和股东员工分享,而是将发展所得进一步进行产能扩张,以求实现更好的更快的发展。
我们了解的制造业企业基本都是这个规律,有的在自己行业扩张比如国内光伏锂电的扩张,有的在跨行业扩张比如之前小米从手机做到汽车。
这种做法肯定不是错的,企业发展的优先级肯定是在股东和员工利益之上的,毕竟企业发展的越好,未来能给股东和员工带来的报酬会越高。
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在每一个阶段都适合持续的扩张。
新能源的产能过剩的恶果这两年我们都吃到了,疯狂的扩产之后带来了无尽的内卷,结果股东爆亏,员工被裁员…行业的发展果实到最后没有一个人吃到了…
小米跨界是成功的,但有无数跨界失败的企业,有做扫地机器人跨界搞汽车的,有做地产跨界搞汽车的,结果都是一地鸡毛…
适应了中国高速发展的企业家们,过去习惯了带满杠杆梭哈all in,压根不考虑历史的进程和行业的发展速度,结果就是制造业充斥了内卷,大量的增收不增利…
企业发展的红利,员工,股东,一个都没吃到。
我们现在是全球最强的制造业国家,但我们整个汽车产业的利润加起来还不如一家我们认为已经被时代淘汰的丰田高;我们占据了全球手机70%以上的份额,但所有手机企业利润加起来还不如苹果一家高。
这是发展中的阵痛,发展是分阶段的,我们还没有进入到收获果实的时候,我相信伴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竞争格局的优化,有更多企业赚到更多利润回馈给股东和员工。
这也有发展范式的问题,过度的资源投入到制造业发展中,带来了产能过剩无效投资,如果这些资源投入到居民社会福利保障,居民收入提升中,不光能消化过剩的产能,还能提振物价,提振国内投资回报率。
最后,要重视资本的力量,资本的价值,信心就是黄金。
15年到现在中国出口可以说是爆发式增长,增长了10万亿人民币。但我们的汇率从6.5贬值到了7.3…
当一个国家出口能力大幅提升,出口附加值越来越高,贸易顺差大幅提升的时候,居然他的货币是贬值的,这种严重违反经济学常识的情况就发生在了我们这里。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贸易顺差高,但资本逆差也很高,资本外流的比较严重。
资本是自由的,当资本没有办法在你这里赚到钱的时候,它自然就会选择离开。
这里不光是国际资本的流出,比如现在有很多出口企业创汇不少,但创汇了的有几个真的结汇回来了呢,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要用于生产经营的钱,大部分企业都不会结汇回来吧?
中国企业创造的贸易顺差有多少真的反哺到了国内经济上呢,变成了员工的公司,国内的再投资,国内股东的分红?
提升国内的投资回报率,提升国内的消费能力,让资本有钱可赚,他们自然就回来了。
说实话,周末听完了前辈给我讲他们工资收入的变迁,我真的被狠狠刺激了。
但当我想明白了上面三个问题,我的另一个感受是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只要愿意下决心。
有些国家的问题是不可逆的,比如欧洲,产业竞争力下降,高福利的不可逆,债务越来越高,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
但我们的问题都是可逆的,毕竟获取的产业优势在哪儿只是看什么时候结束内卷赚取利润;积累的贸易顺差也在那儿,就是看什么时候恢复信心愿意回来;资源分配的指挥棒更被握在手里,只需要等待指挥棒的转向就像。
而且好像也在变化了。
来源:亨特hu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