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的厂长:为什么浙江生意人多,跟历史有关。我给大家具体讲讲。各个县市讲一遍。我刚才说杭州安逸,指的是本地人悠闲,互联网兴起之前的杭州,和成都差不多,大街小巷遍布茶馆,从南宋开始,杭州人就很安逸,不喜欢吃苦的。但是现在杭州很卷了。除了全国的创业青年,互联网大厂卷王,还有遍地浙江小老板也来杭州做生意。除杭州人之外的浙江人,包括以前的萧山人,都非常卷。杭州是生意大省的省会,生意人都来杭州了。
重点讲其他县市。浙江人口不多,七山两水一分田,地理条件不如别的沿海省份(仅比福建好一点),但是民营经济异常发达,上市公司数量仅次于广东。这些民营经济怎么来的,其实都是小商小贩做起来的。主要就是自古以来形成的浓厚经商氛围。但浙江不同地域人的生意观,差异是相当大的。
浙北是唯一地理条件优越之地。自古鱼米之乡,杭嘉湖平原,百姓安逸,也有很多喜欢做生意的,但吃苦耐劳明显不如其他地方。能拼脑子就不拼体力,但是地理条件好啊,资源丰富,所以连续出了好几个首富。浙北的商人善于借力,利用政府资源和社会舆论,同时又能笼络大量人才为自己效力。浙北做生意的,相对喜欢轻松自由,像我这样的属于少数。
真正的生意人,来自其他地方,浙东风格相似,绍兴一直往南到宁波,柯桥诸暨上虞余姚慈溪连成一片,属于比较温和的生意人,绍兴古时叫会稽,绍兴商人被称为越商,近代起,工业化开始萌芽,绍兴的柯桥成为全国纺织名镇,“日出万丈绸”,纺织品贸易繁荣。虽然绍兴纺织业发达,但是对隔壁服装之都宁波影响却比较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旧时绍兴丝绸为主,而宁波人喜欢做西装。
因为古时宁波就有港口有轻工业,形成了浓厚的经商氛围,唐宋时期宁波(明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与周边国家海上贸易频繁。由此造船业发达。。“世界船王”里就有2个是宁波人。
而宁波另一支柱产业服装,以“红帮裁缝”为代表。近代以来主要是做西装出名,“红帮裁缝”开创了中国服装史上的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件中山装都出自宁波。而绍兴传统上更侧重于丝绸等纺织业,
宁波帮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商帮。为中国民族工商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一部分宁波人也挺敢闯荡的,“航海梯山,视若户庭”,19世纪末,20世纪40年代,曾两次大规模漂洋过海出去创业,出去人数近10万人。
宁波绍兴都属于浙东,浙东商人,做生意更注重诚信和长期主义,生意做的比较稳,细水长流。
而浙中画风完全不一样,浙中老板喜欢打价格战。因为义乌是集散中心啊,商品种类丰富,但是竞争激烈啊。
先说地理,浙中以丘陵盆地为主,水系发达,因此方便运输。慢慢发展成商品集散地。你可以理解成“小武汉”,武汉为什么被称为九省通衢也是因为水系发达。我们只知道改革开放后,义乌靠小商品崛起,其实是有历史原因的。
明清时期,金华下辖的义乌永康东阳,各种手工业兴起,被称为“百工之乡”。其中义乌县在明朝万历六年有集市13个,到清朝嘉庆七年,义乌已有集市29个。集市和街市形成密集网络,成为早期的商品集散中心,加上金华的水陆交通便利,衍生了多个码头,佛堂镇船埠“泊船如蚁”,是盐运必经之地,商旅长途往返,多赖舟楫水运,为后世小商品城打下基础。
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义乌民风彪悍,义乌兵是戚家军的主力,当年戚继光路过义乌,目睹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打架事件,深受震撼,于是大量招募义乌兵,义乌兵作战勇猛,但有点不听指挥,现在义乌卖家也是,特别喜欢打价格战,乱来,往往一些正规大卖家都被他们搞得没脾气。
再往就更猛了,浙南温台地区,更加彪悍,这是由于极度恶劣地理因素造成的,历史上温州台风饥荒频发,温州人出生就是hard模式,胆量也是被逼出来的。大量温州人在外闯荡,每个城市都有温州发廊,如今不管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几乎都能看见温州人。巴黎的中餐80%是温州人开的,日料90%是温州人开的。但是温州人富裕以后,逐渐开始佛系了,取而代之的是台州。
台州人虽然从不显山露水,其实已经逐渐发展成浙商的老二,而且后劲更足。台州底子好,本身靠海,加上后来有汽车、新能源、医药、机床、模具这些很赚钱的支柱产业加持,还有海洋渔业资源丰富,而且台州人吃苦耐劳,所以小日子越来越舒服,现在杭州高档小区里台州人占比也非常高。
台州人一样喜欢拼命赚钱,低调富人很多。台州人开车很猛,台州兵也是作战勇猛,戚继光除了义乌兵,最喜欢的就是台州兵,电商也是,卷价格,特别鞋子领域,低价鞋之都就是台州温岭、温州鞋看到温岭鞋都得哭。台州小商品价格战很厉害,义乌卖家也怕台州卖家,因为台州也有许多个小商品城,只要有小商品城就会有价格战。不过现在好很多了,因为更低价的河北卖家来了。人家不图赚钱图发货,义乌、台州低价卖家扛不住了,也开始慢慢转型升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