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以后,羽毛球价格一路飙升,据说涨幅超过了黄金。
因为我家幼崽每周都要打羽毛球,所以这个事情与我家也发生了联系。
市面上的好球,价格都往上涨。尤尼克斯的AS-05羽毛球,2024年4月前,零售价210元/打,到了7月,涨到了275元/打。
现在打球,掉了根羽毛也会继续使用了。
我在《营销笔记》书中讲过:商品价格的问题,它受三个要素影响:成本,供需,竞争。
第一,成本。
成本通常是商品的底价,低于成本定价的案例很少。成本上涨,则价格通常会上涨。
第二,供需。
商品供需也对价格影响很大。冰墩墩在冬奥会期间需求大增,所以价格炒到畸高。但今天已经少有人求购冰墩墩,所以它的价格就会回归。
黄金的采矿成本每克在400元以下,但零售价格快1000块了,这是因为避险需求增长。
第三,竞争。
竞争也会改变价格,库迪8.8,才有了瑞幸9.9。瑞幸一出,才有了星巴克的变相降价。
商品价格几乎与重要性和价值并没有正比关系,比如空气,它对人是绝对重要的,但因为供应免费,所以没有人花钱买空气。
这两年羽毛球价格飞涨,背后其实是供需出现了变化。
而这个居然跟猪肉周期有关系,这是我去年在蔡钰商业参考听到的。
羽毛球涨价的第一个原因是需求上升,近几年羽毛球成为热门运动项目,这个大家可能都有体感。
我们公司的年轻同事,每周都会约球,我家幼崽也是每周日要跟同学打球。
另一个呢,是因为原材料的供应量下降,导致成本上升。成本上升,又是因为供需的问题。
我们常用的羽毛球羽毛主要来自鸭和鹅的翅膀尖上第四到第十根刀翎毛,鹅毛质量更好,因为其翎管坚硬,抗打耐用。而鸭毛较细易弯,价格更低。
一只鸭或鹅可提供14片刀翎,但左右两边的翅膀弯曲方向相反,这需要两三只同侧翅膀才能做出一个合格羽毛球。
中国禽类养殖业以食用目的为主,羽毛和羽绒产量则由肉类产量决定。
2020至2023年,因生猪出栏量大增、猪肉价格下降,鸭鹅肉需求减少。2020到2023年,中国商品肉鸭出栏量从46.83亿只下降到了42.18亿只,商品鹅从6.39亿只下降到5.15亿只。这导致羽绒和羽毛球原材料价格上涨。
此外,养殖技术的进步又使肉鸭肉鹅的出栏周期缩短,比如白羽肉鸭35至40天就出栏,还没长出适合羽毛球的刀翎毛。而长日龄肉鸭需50天以上出栏,养殖户因成本问题纷纷转投白羽肉鸭。
2019至2023年,中国可制作羽毛球的肉鸭出栏量从20亿只降至12亿只,降幅40%。
这几个原因,就导致了羽毛球的价格在不断攀升。
这也是一个商业上的蝴蝶效应。
来源:小马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