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苒:很多人觉得过去的合资是历史的错误,今天的国产车是进步。因为这个原因,要支持网络爆论,狂喷合资,其实他们想喷国际大厂也想喷国企,但胆子又不够,只好抓住合资这个混血儿下手。
我这样恰好经历了这个时代的人,如果不把历史的事实和今天的年轻人说明白,是不负责任的。
1 成熟的人不坐时光机
有本事就回到 1990 年,你能把国产车带到那个年代,当年就把你认为代表 “落后” 的合资扼杀在摇篮当中。
你现在骂过去的合资高价,莫非你有本事在当年做一台 21 万的小米 SU7 吗?
每个年代的产品供应代表了当时生产力最优解。你根本不了解二三十年前的中国车产业。
用今天的关公的刀,试图去展秦朝的臣,是一种不成熟的网络意淫,既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抒发对今天现状的不满而已。
2 我的第一次车企实习
我出生在汽车城,十堰,从小耳濡目染。十堰最大的汽车品牌支柱一直是自主品牌,叫东风。所谓过去的时代,被合资支配是不完全准确的。
但东风卡车最大卖点,我印象中很长时间一直是美国康明斯发动机。
东风卡车一度经营不善,迫近倒闭,家乡的经济有两年不太好,很多工人待遇据说都下降了或者失业了。
后来在北京呼吁下,国家托举了东风。
再往后,和日产大规模合资是对东风发展的一次改革和强心剂。
我曾经在高中毕业后去十堰的东风技术中心实习。这个时候合资刚刚敲定,还没有彻底实现对企业的重塑。
当年的车企技术员的办事作风,和今天众所周知的卷是完全不能比的。那种比较散漫、无所谓、晃到点就下班的气氛,即使我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学生,我也能感受到。
一些人把自己家的私人车,开到公司的场所加油,能实现日常用油 0 成本。
他们私下闲聊时抱怨,现在日本人来了,企业在改革,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正规和严格,感觉 “不好,不太习惯,也不想习惯”。
但他们也承认,日本人确实厉害!他们效率确实高,干活儿确实规范。
在那里简单的实习,我一个字也没学到。但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看起来比较暮气的家乡企业,正在迎来变革。
3 我的第一份全职正式工作在合资
我 2010 年毕业,第一份工作很巧,在几个 offer 中,我又回到了和家乡最有关系的东风日产。
虽然这是一个广州的合资车企,但资本上属于东风系,进而和十堰存在历史渊源。
在商品规划部工作之初,我接触了一些产品文档,如果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不管是小米华为还是合资车企,那些文档都太初级了。
但是请理解,这就是当年的基础事实,中国社会是突然开始拥有私人汽车产业的,品牌和商标这些词汇,在这个社会的流传也没有很多的历史。
一代汽车人就是这样从 ABC 开始学开始做开始懂。
今天你空降花都东风日产的办公室,你会发现一切都今非昔比了。大家有远远比十几年前强的能力。但你不可能不学走路,就直接奔跑。
4 当年的自主品牌情况如何?
首先,我向当年在自主品牌奋斗的朋友和前辈,表示非常尊敬。
他们在更困难的情况下工作,合资公司靠海外的技术和管理,等于含着金钥匙出发。团队的业务能力哪怕幼稚一些,并无所谓。
当年的自主品牌比较像是 “一穷二白,自力更生” 的早期阶段。
我在不同的场合接触和比较过十几年前合资和自主品牌的团队人员水准,说实话个人感觉,当年可能还是合资的综合能力强一些。这也解释了,为何在 2010-2015 年前后,其实很多自主优秀的车企都从合资体系挖人。但后来反转了,自主进步了,挖人现象就少了一些。但不是没有。
新势力和特斯拉这些近年的新兴企业,从通用泛亚、上汽大众等等合资公司挖了非常多人。我有很多老朋友都是这个时代趋势上的小浪花。我们都见证了这个行业的变化。
其实重要的一直都是产业这个大集合。无论是外资、合资、自主、国家队、私营企业,大家一起跑到车这个产业,把 GDP 做大,把就业做多,把人培育好,这是最重要的。人才会流动,知识会分享,经验会积累,资本会增值然后再次投资。
我在十堰的东风技术中心实习的时候,中国汽车产业还是个小树苗。今天已经是很大但依然还比较新的一颗树。
回想十五年前,我们毕业的时候,如果学校的品牌比较好,毕业生大多都是不优先应聘自主汽车品牌的。在十几年前这是事实。十几年后,反转了,这也是事实。
两者都是事实,但今天的事实不必也没有理由批评过去的事实。
你今天会写 5000 字论文,不代表你当年只会写 200 字段落是个错误。
再给我一个择业的机会,我的简历估计还是重点发给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宝马奔驰、东风日产。
其实当年毕业时,我面过且只面过一家自主车企,就是当时在开发广汽传祺的广汽研究院。我在面试环节的胜率一般很高,当天在同济大学,我的面试发挥也自认为现场最佳,那个时候我就不慎暴露出了能说会道、巧舌如簧的人生特质
。但因为我是现场少数的本科生之一,我就直接被淘汰了:他们说这是研发工作,只招研究生。我说:那喊我去面试干嘛呢?
5 我的分享有限。很多经历过这些年沧海桑田的朋友,你们的加入和讨论,会很有帮助。
我们只说观点和立场很难说服人,哪怕这些是对的。
但带着很多事实和耐心,情况就会有一些小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