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老板钓鱼:2004-2012 期间
是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的时间段
这期间,我在外企负责供应链国产化,经常出差欧美的工厂和供应商,目的就一个:模具转移、技术转化。
制造业的核心是模具,任何行业的生产都离不开,模具决定产品的成本、精度、效率……
我负责模具转移到中国的供应商,然后试模,每次试模的时候,师傅都夸国外来的模具就是好,随模具而来的还有详细的图纸以及技术参数,我们去帮供应商消化,这期间很多供应商的模具制造能力突飞猛进。不少工厂都成为了上市公司。
接触欧美工厂越多,就越发现:未来欧美工厂的竞争力会越来越弱。核心不是他们技术不行,他们的技术依然牛逼,核心也不是价格贵。
核心问题出是 “交期长”
现在的供应链体系,速度为王
富士康代工之所以牛逼,是因为模具牛逼:开模快、精度高、模块化设计。富士康出来的很多模具工人自己开了工厂,不得不说,富士康为中国培养了大量的模具技术人才。
现在的制造业:汽车、手机、电器、无人机…… 等等产品,开发速度、量产速度是核心。新产品早一个月上市和晚一个月上市就可能两个命运。欧美的客户一旦适应了快速的市场变化和量产速度,是很难回去的,欧美的开模太慢了。
制造业不是那么容易回流的
但关税加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也很难说
之前离开外企舒适圈,因为:
1、外企越来越像国企
2、不想给老外打工一辈子
3、想做一个提升国人生活品质的模式,凭什么好产品要出口国外,还要补贴他们。
同志们,加油吧
只要相关部门不瞎折腾
国内市场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