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回忆我经历过的史诗级大跌

回忆我经历过的史诗级大跌

@北漂民工的日常:回忆我经历过的史诗级大跌。

如果不出意外,今晚我的基金账户将会创下开户以来单日最大亏损,不过考虑到前期还有浮盈,账户确实不会亏,但是一半的盈利将会交给市场。
有人让我写大跌按摩话术,有人让我预测何时企稳,也有人问我后续操作、何时抄底。说实话,如果已经亏了,传统的按摩话术用处不大;而预测短期市场基本上是扯淡;具体操作更是因人而异。
从13年开户,我也算经历了几轮牛熊,回忆过去的一些起起伏伏,当时的市场情绪非常激动,现在只有淡然。

1、2015年
我经历了第一次大跌,本号当年正是一群涨停板敢死队的校友散户创建,盘感不错,但对政策没有经验。最初一波下跌,我光速清仓,躲过了4个跌停,但是政策呵护出来了,我以为可以抄底,又进去了,结果吃到了3个跌停。那一波最惨痛的教训是:不要伸手接落下的刀子;资金面远大于政策面的影响;高估值是下跌的源头。
后面还有2016年的熔断,其实全年都很艰难,直到2017年才迎来短暂的慢牛。

2、2018年
第一次贸易摩擦,逆全球化的苗头出现,全市场恐慌,我那时候在股市的仓位很轻,大家都觉得被制裁了,天塌了,经济又差,肯定完了,但是年底就迎来了久违的大涨。我没怎么亏钱,但是也基本踏空了,教训就是:贸易摩擦发生后会反复,系统的不确定性会降低全市场的风险偏好,增量资金减少。即便是在市场估值已经不高的情况下,也有可能跌到新低,但市场会自发达成均衡,大家也会对贸易摩擦逐步钝化。

3、2020年
2月3日是年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午我还是浮盈,下午我就全部巨亏,很不幸的是我在年后开盘割了一半,市场就马上反弹;后面3月美联储开启了无限量化宽松模式,市场开启主升浪。教训就是,美联储是全市场流动性总阀门,基本面干不过流动性,股市的资金面影响远大于政策面基本面。

经历这三轮暴涨暴跌,我基本上可以在极端行情下保持较好的心态,跌了买一点,涨了就卖一点,不疾不徐,不慌不忙。

有几句话还是想分享给各位,不算按摩:
第一,做权益投资,一定要使用长期不用的闲钱。即便这笔钱全部亏光,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另外就是千万不要加杠杆,15年股灾的一个原因就是太多人加杠杆引发了踩踏,我亲眼见到有同事被杠杆伤得爬不起来。
第二,对市场要有一个锚。你自己心中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合理的估值,如果进入低估区域,一定会回来,对市场的定价感知是一种科学,其实也是一种信仰。但历史经验表明只有大宽基是估值中枢稳定的,行业基金则未必。波动是我们的朋友,波动是收益的来源。
第三,不要对政策抱有太高期待。政策更多是对冲负面影响,而非拯救你的持仓,任何人都没有义务拯救你的持仓。
第四,要有独立思考能力,不要人云亦云。如果你不知道你的钱是怎么赚的,大概也不会知道你的钱是怎么亏的,博览大家的观点很重要,但独立思考更重要,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上”和“众望所归”的叙事都发生过,不要相信简单的历史规律去刻舟求剑。
第五,不要带着情绪做投资。网上有人高喊做多,也有人唱空,基于“短期市场不可预测”的原则,这一轮市场的不确定性才刚开始,仅靠一些情绪化的语言煽动就做投资是不严谨的。

最后,低回撤是长期复利的核心来源之一。
保持定力,如果给你一个便宜捡到筹码的机会,用闲钱等三五年又何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8827/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