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海拾贝 文摘 写少一点,绝世高手才有含金量

写少一点,绝世高手才有含金量

@刘晓光_恶魔奶爸:金庸是香港人,他的小说是国内武侠板块当之无愧的第一。

他唯一的缺点,不如其他作家的地方,就在于他的武林太过狭小。

整个武林的群豪加起来,开武林大会,撑死了也就一两百人。

这个其实是非常不合理的。

古龙的小说就显得合理很多,因为台湾是一个省,地盘很大,是香港的好几十倍。

所以古龙小说里的武林,给人感觉规模就大了很多。

比如古龙宇宙里的「青龙会」,有365个分舵。

青龙会还不是江湖第一势力,只是隐入地下比较大的反派势力,就有365个分舵才能铺开中原这么大地盘。

而且每个分舵的顶级高手至少有两个,正副舵主,加起来就有730个高手了。

而反观金庸宇宙里的天下第一大帮丐帮,一共只有6个分舵,12个长老。

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帮众,就算累死了也不可能管得过来。

古龙小说更是在同一个时空,同一个时间线上,写了好几个不同身怀绝技的主角。

7种武器,基本就是7个主角在同一个时间段的故事,每一个都是绝顶高手。

而金庸笔下的绝顶高手只有5个,这就实在让人很难想象。

温瑞安的江湖就比金庸更加庞大逼真了。

因为温瑞安是马来西亚人,频繁的在整个东南亚和台湾之间旅游往来,他对于地理概念的常识比金庸更加全面深入一点。

在温瑞安的笔下,武林高手基本和过江之鲫没什么区别。

每个县,市,省,都有独属于自己的江湖大哥,武林高手,

整个中原王朝加起来,绝顶高手起码有好几十个。

当然这么写,看起来不是太好看,说英雄里最后关七一个人群殴几十个绝顶高手,打的上天入地,光是记名字和武功招式就让读者头晕了,根本就记不住。

所以金庸的爆火可能恰恰是因为他对地理位置的概念不怎么具体,写出了一个「小江湖」的概念,所以门派都和乞丐差不多,撑死了就几十个人,华山派甚至才10几个人。

读者好看,好记,不累。

一般人记忆力的极限就是古龙笔下的江湖规模了,即便是这样,很多人也经常诟病他:

书一开场,写了好几个绝世高手,看着特别厉害,结果到了下一章就迅速死于非命,浪费感情。

@宝树:金庸在大陆度过了人生前二十六年,去过江浙沪,湘西,重庆,北京等地,有的路还是徒步几百公里的,他能不知道中国多大?但再大一个领域头部的人总归是一小撮,这有啥矛盾的?丐帮有六个分舵,分舵本身就可以很大啊,中国有多少个军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博海拾贝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ohaishibei.com/post/98868/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Telegr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