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暘 Lee: 有个事吧,我一直期待有专门的研究,但一直没看到。如果已经有了,请告知。那就是类似 “工业成本指数” 之类的量化分析。
现在,大家说到工业成本,往往只看到劳动力成本 —— 也就是工人工资。所以,中国为什么工业发展快呢?就是因为中国工人工资低。西方国家去工业化,当然是因为他们工人工资高。
所以才有什么 “低人权优势” 的荒谬说法,认为中国凭借低工资 “优势”,抢走了美国工人的工作云云。进而又说,中国工人工资也越来越高,今后可能不妙等等。
这么说,只能越说越糊涂。
企业到哪里去投资,不是只看劳动力成本,而是要看包括很多因素在内的整体生产成本 —— 土地价格、资金价格、税收负担、政府行政效率、是否靠近资源产出地、是否靠近市场、产业链配套、基础设施水平、治安状况,等等,等等。
工人工资很低,但道路糟糕,生产出来的商品,运到港口颠坏一半。这成本,还能低么?一星期停三天电,还不确定是哪三天,生产成本会低么?盖个章,要在各个政府部门之间跑半年,工人工资低,也没人愿意来投资。
因此,应该把所有这些生产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分别加权平衡,测算出某国家、某地区真实的、完整的工业生产成本,编成 “工业成本指数”,来个排行榜啥的。
我相信,在这个榜单上,我国的排行一定很靠前,甚至遥遥领先。我国工业生产成本很低,所以吸引很多投资,而这个低,绝不仅仅是因为中国工人工资低,而是因为其他很多 “高”—— 政府效率高、基础设施水平高、产业链配套水平高等等,等等。
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才能真正看出我国的优势和威力所在,也才能看出美国指望提升关税制造业就会回流的天真和可笑。
什么非遗之类的无聊把戏,别那么热衷了。编订这些有意义的指数,才能真正 “讲好中国故事”。